首页>新闻资讯
橡胶工艺之塑炼机理及常见的塑炼方式

2025/04/04 00:16:54

  橡胶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 当外力消除后橡胶仍能保持其形变的能力叫做可塑性。增加橡胶可塑性工艺过程称为塑炼。橡胶有可塑性才能在混炼时与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合;在压延加工时易于渗入纺织物中;在压出、 注压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此外, 塑炼还能使橡胶的性质均匀,便于控制生产过程。但是,过渡塑橡胶可塑度通常以威廉氏可塑度、门尼粘度和德弗硬度等表示。

  1、塑炼机理

  橡胶经塑炼以增加其可塑性, 其实质乃是使橡胶分子链断裂 , 降低大分子长度。断裂 作用既可发生于大分子主链,又可发生于侧链。由于橡胶在塑炼时,遭受到氧、电、热、机械力和增塑剂等因素的作用, 所以塑炼机理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则是氧和机械力, 而且两者相辅相成。通常可将塑炼区分为低温塑炼和高温塑炼, 前者以机械降解作用为主, 氧起到稳定游离基的作用;后者以自动氧化降解作用为主, 机械作用可强化橡胶与氧的接触。塑炼时, 辊筒对生胶的机械作用力很大, 并迫使橡胶分子链断裂, 这种断裂大多发生在大分子的中间部分。

  塑炼时, 分子链愈长愈容易切断。顺丁胶等之所以难以机械断链,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生胶中缺乏较高的分子量级分。当加入高分子量级分后, 低温塑炼时就能获得显著的效果。

  氧是塑炼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缺氧时,就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生胶塑炼过塑炼时, 设备与橡胶之间的摩擦显然使得胶温升高。热对塑炼效果极为重要, 而且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影响也不同。由于低温塑炼时, 主要依靠机械力使分子链断裂, 所以在像章区域内(天然胶低于 110℃)随温度升高,生胶粘度下降,塑炼时受到的作用力较小,以致塑炼效果反而下降。相反,高温塑炼时,主要是氧化裂解反应起主导作用,因而塑炼效果在高温区(天然胶高于 110℃)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温度对塑炼起着促进作用。各种橡胶由于特性不同, 对应于最zui低di塑炼效果的温度范围也不一样, 但温度对塑炼效果影响的曲线形状是相似的。由前已知, 不论低温塑炼还是高温塑炼, 使用化学增塑剂皆能提高塑炼效果。接受剂型增塑剂, 如苯ben醌kun和偶氮苯等, 它们在低温塑炼时起游离基接受剂作用, 能使断链的橡胶分子游离基稳定, 进而生成较短的分子;引发剂型增塑剂, 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和偶氮二异yi丁ding腈jing等, 它们在高温下xia分fen解成极不稳定的游离基, 再引发橡胶分子生成大分子游离基,并进而氧化断裂。此外,如硫醇类及二邻苯甲酰胺基苯基二硫化物类物质, 它们既能使橡胶分子游离基稳定, 又能在高温下引发橡胶形成游离基加速自动氧化断裂, 所以, 这类化学增塑剂称为混合型增塑剂或链转移型增塑剂。

  2、塑炼工艺

  生胶在塑炼前通常需进行烘胶、 切胶、 选胶和破胶等处理。烘胶是为了使生胶硬度降低以便切胶, 同时还能解除结晶。烘胶要求温度不高,但时间长,故需注意不致影响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例如天然胶烘胶温度一般为 50~60℃,时间则需长达数十小时。生胶自烘房中取出后即切成 10~20 公斤左右的大块, 人工选除其杂质后再用破胶机破胶以便塑炼。

  按塑炼所用的设备类型,塑炼可大致分为三种方法。

  1、开炼机塑炼

  其优点是塑炼胶料质量好,收缩小, 但生产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此法适宜于胶料变化多和耗胶量少的工厂开炼钢机塑炼属于低温塑炼。因此,降低橡胶温度以增大作用力是开炼机塑炼的关键。与温度和机械作用有关的设备特性和工艺条件都是影响塑炼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了降低胶温, 开炼钢机的辊筒需进行有效的冷却, 因此辊筒设有带孔眼的水管, 直接向辊筒表面喷水冷却以降低辊筒需进行有效的冷却, 这样可以满足各种胶料塑炼时对辊温的基本要求。此外, 采用冷却胶片的方法也是有效的, 例如使塑炼形成的胶片通过一较长的运输带(或导辊)经空气自然冷却后再返回辊上,以及薄通塑炼(缩小辊距,使胶片变薄, 以利于冷却) 皆可。分段塑炼的目的也是为了降低胶温,其操作是将全塑炼过程分成若干段, 来完成, 每段塑炼后生胶需充分停放冷却。塑炼一般分为 2~3 段, 每段停放冷却 4~8 小时。胶温随塑炼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若不能及时冷却, 则生胶可塑性仅在塑炼初期显著提高,随后则变化很少,这种现象是由于 生胶温度升高而软化,分子易滑动和机械降解效率降低所致。胶温高还会产生假可塑性, 一旦停放冷却后, 可塑性又降低。两个辊筒的速比愈大则剪切作用愈强;因此, 塑炼效果愈好。缩小辊间距也可以增大机械剪切作用,提高塑炼效果。

  2、密炼机塑炼(高温、间断)

  密炼机塑炼的生产能力大,劳动强度较低、电力消耗少;但由于是密闭系统,所以清理较难,故仅适用于胶种变化少的场合。

  密炼机的结构较复杂,生胶在密炼室内一方面在转子与腔壁之间受剪应力和摩擦力作用,另一方面还受到上顶栓的外压。密炼时生热量极大, 物料来不及冷却, 所以属高温塑炼,温度通常高于 120℃,甚至处于 160~180℃之间。依据前述之高温塑炼机理,生胶在密炼机中主要是借助于高温下的强烈氧化断链来提高橡胶的可塑性;因此, 温度是关键, 密炼机的塑炼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天然胶用此法塑炼时, 温度一般不超过155℃,以 110~120℃最zui好hao,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

  3、螺杆机塑炼(高温、边续)

  螺杆塑炼的特点是在高温下进行连续塑炼。在螺杆塑炼机中生胶一方面受到强烈的搅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生用受螺杆与机筒内壁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加速了氧化裂解。用螺杆机塑炼时,温度条件很重要,实践表明,机筒温度以 95~110℃为宜,机关温度以 80~90℃为宜。因为机筒温度高于 110℃,生胶的可塑料性也不会再有大的变化。机筒温度超过 120℃则排胶温度太高而使胶片发粘,粘辊,不易补充加工。机筒温度低于90℃时,设备负荷增大,塑炼胶会出现夹生的现象。

  合成胶塑炼较天然胶困难。为改进合成胶塑炼工艺性能, 最zui好hao在合成过程中注意控制和调节分子量大小和分子量分布, 以便制得门尼粘度较低和工艺性能良好的品种, 如软丁苯和软丁腈胶等。这些品种可直接用于混炼。顺丁胶分子量较低, 易冷流, 塑炼效果不好, 因此顺丁胶和适宜门尼粘度也应在合成过种中获得。氯丁胶门尼粘度低, 一般不需塑炼,只要经过 3~5 次薄通就可进行混炼。硬丁腈胶门尼粘度为 90~120,塑性低,工艺性能差, 只有经过充分塑炼才能进行进一步加工。但是,由于丁腈胶韧性大,塑炼生热大、收缩剧烈,塑炼特别困难。欲提高丁腈胶的塑炼效果,应采用低温薄通法,即尽可能降低塑炼温度和强化机械作用力, 加入增塑剂虽可提高丁腈胶的塑炼效果。但对混炼胶可塑度的提高不利,因此 ,不宜采用。丁基胶、乙丙胶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缺乏塑炼效果,前者门尼粘度一般为 38~75,可不经塑炼而直接混炼,后者加工所必需的可塑性应在合成过程中获得。

  特别声明:

  Special statement: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以传递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

  Reprinting content from other websites i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for profit.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

联系我们

  • 洋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先生
  • 手机:13528922003
  • 拔通电话
  • 电话:0755-25264368
  • 邮箱:yh@yanghaosz.com
  • 地址:广东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海涛花园26-1-6C

相关资讯

店铺热门产品

点击进入店铺查看更多产品
立即联系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