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常见橡胶成型缺陷的详细分类说明,包含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及针对性对策,采用表格形式呈现,便于快速查阅。
1. 臭氧裂纹
| 现象 | 臭氧与橡胶接触处形成裂纹,裂纹方向与拉伸方向垂直。|
| 原因 | 臭氧侵蚀、橡胶耐候性不足。|
| 对策 |
优先选择耐臭氧橡胶(如EPDM)。
添加抗臭氧剂(需注意污染性和颜色转移问题)。
若无必要,尽量减少橡胶在臭氧环境中的使用。
2. 喷霜(起霜)
| 现象 | 橡胶表面出现白色粉末,影响外观但可能起保护作用。|
| 原因 | 硫化不充分、防老剂或蜡结晶析出、化学品使用不当。|
| 对策 |
优化硫化工艺(时间、温度)。
调整防老剂或蜡的用量,避免过量。
若起霜用于保护膜,需控制析出量。
3. 渗色
| 现象 | 增塑剂或软化剂渗出,表面变湿或变色。|
| 原因 | 增塑剂过量、混炼不均、材料相容性差。|
| 对策 |
减少增塑剂用量或更换相容性更好的材料。
加强混炼工艺控制。
若用于润滑(如运动橡胶),需针对性设计配方。
4. 缺胶(填充不足)
| 现象 | 模具填充不完整,产品缺料或有缺陷。|
| 原因 | 原料不足、模具设计问题(排气不良、污垢)、压力/速度异常。|
| 对策 |
优化模具设计(增加排气槽、清洁模具)。
调整注射压力、速度及材料流动性。
预热原料以改善填充性。
5. 气泡(空气)
| 现象 | 内部或表面存在气泡,导致产品强度下降。|
| 原因 | 原料含挥发物、硫化剂杂质、硫化时间不足。|
| 对策 |
预干燥原料,减少挥发物。
优化硫化时间及温度。
增加模具排气或采用真空硫化工艺。
6. 缩痕与空隙
| 现象 | 表面凹陷(缩痕)或内部空腔(空隙)。|
| 原因 | 硫化收缩不均、材料导热性差、水分或空气残留。|
| 对策 |
添加导热剂或预热材料以减少温差。
降低压制压力,延长硫化时间(硅胶需特殊处理)。
控制原料湿度,加强模具排气。
7. 针孔
| 现象 | 产品表面出现针孔状小孔。|
| 原因 | 填料混合不均、异物混入、脱模过度拉伸。|
| 对策 |
加强原料过滤与混炼均匀性。
优化脱模工艺,避免过度拉伸。
8. 模具污染表面图案
| 现象 | 模具残留物转移至产品表面形成图案。|
| 原因 | 橡胶成分粘附模具、表面处理不良。|
| 对策 |
定期清洁模具,采用防粘涂层(如特氟龙)。
优化模具材料及设计。
9. 流痕
| 现象 | 表面出现流动痕迹或线条。|
| 原因 | 注射速度不均、模具污垢、材料流动性差。|
| 对策 |
提高加工温度以改善流动性。
加宽注料口,确保均匀填充。
清洁模具并优化注射参数。
10. 熔接线
| 现象 | 材料流动中断后重新汇合,形成可见接缝。|
| 原因 | 流动路径受阻、注射速度不当。|
| 对策 |
调整注射速度与压力,确保连续流动。
优化模具流道设计,避免材料分流。
11. 毛刺咬伤
| 现象 | 模具残留毛刺导致产品表面异物嵌入。|
| 原因 | 模具清理不彻底、毛刺残留。|
| 对策 |
使用高精度模具,减少毛刺产生。
定期维护模具,清理残留物。
12. 波浪状(外径波动)
| 现象 | 挤出成型时外径不均匀,呈波浪状。|
| 原因 | 挤出量波动、温度控制不当、螺杆负载不均。|
| 对策 |
调节材料粘度与温度稳定性。
优化螺杆设计,确保匀速挤出。
13. 污染(颜色转移)
| 现象 | 化合物渗出导致变色或污染其他材料。|
| 原因 | 抗老化剂迁移、配方设计不当。|
| 对策 |
使用低迁移性配合剂。
添加防喷霜/渗色剂,优化硫化促进体系。
对于复杂问题(如熔接线、缩痕),需综合模具设计、材料配方及工艺参数进行系统性改进。
特别声明:
Special statement: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以传递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
Reprinting content from other websites i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for profit.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