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
橡胶人必看!含胶率高低对产品性能的9大影响!

2025/04/04 00:16:54

  含胶率就是橡胶配方中生胶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比如配方总重量100克,生胶用了50克,含胶率就是50%。含胶率越高,配方中橡胶成分越多,填料(如炭黑)、油、助剂等比例就越低。

  一、含胶率对基本性能的影响

  1. 软硬程度

  - 含胶率高(如60%以上):橡胶更软,像橡皮筋一样容易拉伸,硬度(用邵氏A硬度计测)通常在50-60度。

  - 含胶率低(如30%以下):橡胶变硬,像轮胎胎面胶那样结实,硬度可达70度以上。

  - 经验值:含胶率每降低10%,硬度大约增加3-5度。比如含胶率从60%降到50%,硬度可能从55度升到60度。

  2. 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 拉伸强度(拉断需要多大的力):

  - 含胶率50%左右时强度最zui高gao(比如20MPa),因为这时填料(如炭黑)能均匀分散,帮助橡胶「传递力量」。

  - 含胶率太高(如70%)时,橡胶太多、填料太少,强度反而下降(可能降到15MPa)。

  - 含胶率太低(如30%)时,填料太多容易结团,橡胶变脆,强度也会降低。

  - 伸长率(能拉多长不断):

  - 含胶率越高,伸长率越高。比如纯chun天tian然ran橡胶能拉到800%不断,含胶率50%时可能只有500%,30%时可能只剩300%。

  3. 弹性和永yong久jiu变形

  - 含胶率高:弹性好,按压后容易恢复原形(比如密封圈需要高弹性)。

  - 含胶率低:按压后容易「塌陷」不回弹。比如含胶率50%的橡胶压缩24小时后可能变形20%,而含胶率30%的可能变形40%。

  二、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1. 耐磨性

  - 含胶率50-55%时耐磨性最zui好hao(比如输送带覆盖胶)。含胶率太低(如40%以下)虽然硬度高,但橡胶太少导致容易「掉渣」;含胶率太高(如60%以上)则太软,容易被磨掉。

  2. 耐老化性

  - 含胶率高(如60%以上):

  - 优点:橡胶连续性好,表面容易形成氧化保护层,延缓内部老化。

  - 缺点:配方中防老剂的总量少(因为橡胶占比高),需要多加防老剂。

  - 含胶率低(如40%以下):

  - 填料多会阻碍氧气进入,但界面多容易从内部开裂。

  3. 耐油和耐溶剂性

  - 含胶率低(填料多)时更耐油,比如含胶率40%的NBR胶料在油中浸泡后体积膨胀约10%,而含胶率60%的可能膨胀20%。

  - 但含胶率太低(如30%以下)会导致填料结团,反而容易被油渗透。

  三、对加工工艺的影响

  1. 混炼难度

  - 含胶率高(如60%以上):

  - 混炼时胶料软,吃粉慢(填料难混入),需要延长混炼时间。

  - 容易粘辊,需控制辊温(天然胶建议前辊50℃、后辊55℃)。

  - 含胶率低(如40%以下):

  - 胶料硬,吃粉快,但容易过载烧电机。

  - 混炼时生热大,需注意冷却。

  2. 挤出和成型

  - 含胶率高:

  - 挤出时胶料膨胀大(比如口型尺寸10mm,挤出后可能变18mm)。

  - 适合做复杂形状(如汽车密封条)。

  - 含胶率低:

  - 挤出尺寸稳定,但表面粗糙(填料多)。

  - 适合简单制品(如垫片)。

  3. 硫化速度

  - 含胶率高:胶料导热差,硫化时传热慢,可能需要延长硫化时间(比如含胶率60%的制品硫化时间比50%的多10-15%)。

  - 含胶率低:填料多导热快,硫化时间短,但容易硫化返原(过硫)。

  四、实际调整技巧

  1. 想降低成本:降低含胶率(比如从60%降到50%),但要注意硬度增加、弹性下降。

  2. 改善弹性:每增加5%含胶率,压缩永yong久jiu变形可降低约3-5%。

  3. 解决粘模问题:含胶率高的胶料容易粘模具,可添加0.5-1%的内脱模剂(如硬脂酸锌)。

  4. 调节流动性:含胶率低时胶料流动性差,可增加5-10份加工油。

  含胶率是橡胶配方的「总开关」,调整时记住:

  - 含胶率↑ → 更软、更弹、更不耐磨、成本更高

  - 含胶率↓ → 更硬、更耐磨、弹性差、成本更低

  含胶率的高低对橡胶材料的各项物性指标具有显著影响。高含胶率通常增强弹性、耐疲劳性和回弹性,但可能降低耐磨性和耐化学性;低含胶率的橡胶通常硬度高、耐化学性好,但可能导致韧性下降。合理调整含胶率,并结合填料、硫化体系的优化,是实现优异综合性能的关键。

  特别声明:

  Special statement: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以传递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

  Reprinting content from other websites i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for profit.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

联系我们

  • 洋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先生
  • 手机:13528922003
  • 拔通电话
  • 电话:0755-25264368
  • 邮箱:yh@yanghaosz.com
  • 地址:广东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海涛花园26-1-6C

相关资讯

店铺热门产品

点击进入店铺查看更多产品
立即联系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