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
橡胶/塑料共混技术

2025/05/12 20:00:31

  在现代高分子材料设计中,“橡塑共混”技术因其可同时兼顾橡胶的高弹性与塑料的高强度而成为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的重要手段。得益于共混体系在耐热性、耐油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及加工性能方面的显著提升,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密封系统、电线电缆、工业制品等多个领域。本文将系统阐述橡胶/塑料共混技术的基本原理、材料筛选、工艺控制以及关键配比策略。

  一、橡塑共混的基本原理

  橡塑共混体系实质上是一种两相或多相结构的多组分材料体系,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热塑性塑料(TP)与弹性体(Rubber)混合,以实现性能互补。根据共混方式及最终形态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

  TPV(热塑性动态硫化弹性体):橡胶在塑料基体中动态硫化形成“海岛结构”。

  ·

  ·

  TPO(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未硫化的橡胶分散于聚烯烃中,成型加工方便。

  ·

  ·

  普通物理共混体系:如EPDM/PP、NBR/PS等,通过机械共混形成二相结构。

  ·

  其共混性能的优劣,取决于界面相容性、分散状态、比相结构等微观因素。

  二、典型材料体系与性能分析1. 常用橡胶与塑料材料配对

  橡胶类型

  

  可共混塑料

  

  特点

  

  应用

  

  EPDM

  

  PP, PE

  

  耐候性佳,汽车密封条主流体系

  

  汽车、建筑

  

  NBR

  

  PVC, ABS

  

  耐油性强,常用于电缆护套

  

  油封、电缆

  

  IIR

  

  PP, PS

  

  气密性好,常用于高阻隔包装

  

  内衬、密封件

  

  NR

  

  PS, LDPE

  

  高弹性,成本低

  

  减震制品

  

  SBR

  

  PS, SAN

  

  易加工,电性能好

  

  垫圈、鞋底

  

  CR(氯丁)

  

  EVA, PVC

  

  阻燃性好

  

  电线、电器密封

  

  2. 不同组合的性能互补关系

  ·

  橡胶提供:弹性、柔韧性、低温性能

  ·

  ·

  塑料提供:刚性、加工性、尺寸稳定性、耐热性

  ·

  共混后,可以获得一个刚柔并济、可热加工又具弹性的材料体系。例如:

  ·

  EPDM/PP:兼具耐热、耐老化、良好加工性

  ·

  ·

  NBR/PVC:具备优良耐油、阻燃性能

  ·

  ·

  IIR/PS:在高气密场合表现突出

  ·

  三、配比策略:如何找到“黄金比例”?

  共混体系中橡胶/塑料比例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最终性能是否达成“最zui佳jia平衡”。

  1. 配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橡胶含量高(>60%):弹性、柔韧性好,但刚性差,适合密封、防震。

  ·

  ·

  塑料含量高(>60%):强度、热变形好,但缺乏弹性,适合结构件。

  ·

  ·

  等比例共混(50:50):性能综合均衡,是大多数TPV体系的设计起点。

  ·

  2. 动态硫化技术的作用

  在TPV中,动态硫化过程使得橡胶在高剪切下形成微粒状交联网络,被塑料连续相包裹,显著提升了热加工性和耐久性。关键要素:

  ·

  剪切速率控制:避免橡胶过度团聚

  ·

  ·

  硫化速度匹配熔融速率:控制粒径

  ·

  ·

  共混温度控制在150~190℃,防止预交联或烧焦

  ·

  四、界面相容性改性技术

  橡塑天然存在极性差异、相容性差的问题,需要引入相容剂或接枝改性来提升界面结合力。

  1. 相容剂的种类

  相容剂

  

  使用体系

  

  作用机制

  

  PP-g-MAH

  

  EPDM/PP

  

  马ma来lai酸suan酐gan接枝促进极性键结合

  

  SEBS

  

  NR/PS, EPDM/PS

  

  嵌段结构,桥接两相

  

  EVA

  

  CR/PVC, NR/PE

  

  极性与非极性共容

  

  NBR/PVC共聚物

  

  NBR/PVC

  

  自相容剂

  

  2. 接枝改性

  如将MAH接枝到橡胶或塑料链段上,可提高极性,使其在非极性基体中分散更均匀,从而提高整体性能与稳定性。

  五、工艺控制关键点1. 共混设备选择

  ·

  密炼机+开炼机体系:适合工业级大批量动态共混(TPV、TPO)

  ·

  ·

  双螺杆挤出机:分散性好,适用于精细粒料共混

  ·

  ·

  注塑直接共混:适用于成型制品一体化加工(如软硬复合)

  ·

  2. 加工注意事项

  ·

  橡胶先软化再与塑料共混,避免熔融失控;

  ·

  ·

  动态硫化控制时间点,一旦交联成核,需迅速冷却;

  ·

  ·

  所有材料必须预干燥,特别是PA、PET类塑料;

  ·

  ·

  加入润滑剂(如硬脂酸钙)改善加工流动性。

  ·

  六、典型应用案例案例一:EPDM/PP 动态硫化TPV用于汽车门窗密封条

  ·

  配比:EPDM 60 phr / PP 40 phr

  ·

  ·

  加入PP-g-MAH作为相容剂3phr

  ·

  ·

  动态硫化体系:DCP过氧化物硫化

  ·

  ·

  优势:耐候性提升30%,压缩永yong久jiu变形下降25%,挤出流动性良好

  ·

  ·

  应用:已广泛替代传统EPDM+硫化体系,效率大幅提升

  ·

  案例二:NBR/PVC体系用于耐油电缆护套

  ·

  配比:NBR 70 / PVC 30

  ·

  ·

  适配增塑剂DOP、氯化石蜡

  ·

  ·

  加入热稳定剂(如Ca-Zn)

  ·

  ·

  优势:耐油性、阻燃性优异,成本控制良好

  ·

  ·

  应用:地下输油电缆、机械防护套

  ·

  七、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1.

  相容剂添加过多会引发迁移或性能不均

  2.

  3.

  不同来源的同类橡胶粒径、粘度差异大,需调整工艺

  4.

  5.

  动态硫化易出现交联不均,需控制升温速率

  6.

  7.

  建议使用DSC/TGA/DMA等热分析工具评估相容与交联行为

  8.

  橡塑共混不仅仅是“混在一起”,更是分子层面的结构设计艺术。只有理解了不同材料间的物理化学行为,合理设计配比与界面结构,才能真正做到性能“翻倍”的黄金共混。希望本文内容能为橡胶与塑料从业者提供有力参考,助力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创新落地。

  特别声明:

  Special statement: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以传递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

  Reprinting content from other websites i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for profit.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

联系我们

  • 洋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先生
  • 手机:13528922003
  • 拔通电话
  • 电话:0755-25264368
  • 邮箱:yh@yanghaosz.com
  • 地址:广东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海涛花园26-1-6C

相关资讯

店铺热门产品

点击进入店铺查看更多产品
立即联系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