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氟橡胶是什么?
氟橡胶(Fluoroelastomer, FKM/FPM)是一类以氟化烯烃共聚物为基础的高性能合成橡胶,具备优异的耐高温、耐油、耐溶剂、耐酸碱以及耐候性能,广泛用于汽车、化工、航空航天、半导体等行业的密封件和高gao端duan橡胶制品。
最常见的氟橡胶类型包括:
类型 | 主体结构 | 耐温范围 | 特点 |
---|---|---|---|
A型(Viton® A) | VDF/HFP | -20℃~+200℃ | 常规应用 |
B型 | VDF/HFP/TFE | -20℃~+230℃ | 耐化学性更强 |
F型 | VDF/HFP/TFE + 烷氧基 | -20℃~+250℃ | 耐碱、耐胺更好 |
GFLT型 | VDF/HFP/TFE + PMVE | -40℃~+180℃ | 低温柔性好 |
二、氟橡胶混炼的核心挑战
氟橡胶的混炼不同于普通橡胶(如NR、EPDM、NBR),存在以下几个关键挑战:
分子量高、结构刚性大,塑性差
填料分散困难
对杂质和污染物高度敏感
硫化体系特殊(主要为双酚和过氧化物体系)
设备污染严重,需专线作业
三、氟橡胶混炼工艺要点
1. 开炼初炼:塑化兼排气
投料温度建议:室温-50℃
氟橡胶初始门尼黏度高达70–100 ML(1+4)@100℃,需要通过适当塑化获得加工流动性,但不宜长时间高温炼胶,避免焦烧。
加工剪切速率宜控制在<100 rpm(密炼)或<20 rpm(开炼),避免过度剪切破坏分子结构。
2. 分阶段添加配合剂
推荐添加顺序如下:
先投助剂类材料(如稳定剂、增塑剂)
再投填料(如MT、SiO?、碳黑)
最zui后hou投交联剂体系(如过氧化物 + 助交联剂)
特别注意:过氧化物不能与酸性物质共存,否则会导致活性下降甚至提前反应。使用前必须确保混炼机无硫磺污染。
3. 典型配方举例(按100 phr主胶)
材料 | phr | 功能 |
---|---|---|
氟橡胶(A型) | 100 | 主体 |
氧化镁(MgO) | 3 | 酸吸收剂,提升耐水解性 |
氢氧化钙(Ca(OH)?) | 6 | 酸吸收剂 |
炭黑(MT N990) | 20 | 补强填料 |
石墨粉(可选) | 5 | 降低摩擦 |
TAIC(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 | 3 | 助交联剂 |
过guo氧yang化hua二er叔shu丁ding基ji(DCP) | 2.5 | 主交联剂 |
注意事项:
MgO + Ca(OH)? 是典型的酸性污染吸收系统,必须配套使用。
石墨粉在某些高速旋转密封件中使用效果优于碳黑。
过氧化物必须在低温阶段加入(<70℃),混炼后迅速冷却。
四、氟橡胶混炼过程中常见陷阱与规避技巧
问题 | 成因分析 | 规避建议 |
---|---|---|
硫化不良或焦烧 | 过氧化物分解过快、杂质污染 | 严控温度,避免与有机酸或水接触 |
粘辊、胶料打滑 | 塑性过差、填料未均匀分散 | 增加预混炼时间,必要时引入少量加工助剂 |
门尼黏度波动大 | 配方含水、原材料吸湿 | 所有材料提前干燥,胶料储存密封 |
硬度不稳定 | 交联体系偏差,交联度波动 | DCP+TAIC比例稳定,混炼后充分静置 |
胶料表面喷霜 | 酸吸收剂未反应完全,或金属皂析出 | 控制MgO/Ca(OH)?比例,不超量 |
硫化曲线波动 | 胶料混炼不均,交联体系活性波动 | 增强分散,提高密炼转速/时间 |
五、设备与环境要求
密炼机/开炼机需专线处理,不可与普通橡胶设备共用,避免交叉污染。
混炼环境相对湿度应低于60% RH,防止材料吸湿。
所有配料需预干燥处理,特别是填料类和助剂。
六、总结与建议
氟橡胶混炼虽然难度高,但只要理解其材料本质和配方逻辑,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和温度控制,就能有效避免大多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氟橡胶混炼是一种“洁净系统逻辑”操作模式,一旦出现污染,往往导致整批作废。
特别声明:
Special statement: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以传递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
Reprinting content from other websites i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for profit.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