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粘接性能影响因素 - 固含量误区
这个系列为大家讲解几个认知误区。
固含量即胶粘剂除去溶剂之外的所有成分总和。这个定义是广义上的,但是和大家拿到的胶粘剂质保书的固含量是完全两个概念!
胶粘剂质保书上的固含量为在一定温度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胶粘剂的残留物总和。其往往比真实的固含量要低一些!由于这个温度大多在100℃~130℃,所以挥发掉的不仅仅是溶剂,还有VOC。这个VOC在常温下是没有的,在高温下由于胶粘剂自身的加成聚合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和气体。所以质保书上的固含量实际为胶粘剂-溶剂-VOC的总和。
上面给大家科普一下固含量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混淆了其中的概念。下面说的才是本章的重点:
很多人会对客户说,我们的胶粘剂产品固含量高,粘度高。同样的产品稀释比例更高,更省钱。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由图1看出,胶粘剂成分包含:溶剂;聚合物;有效成分;固体填料。其中对于粘接没有关联的是溶剂和填料。填料本身也是固含量的组成部分,同时在高温下不参与反应,所以至始至终它都是100%存在于胶粘剂中的。真正参与粘接反应的是聚合物和有效成分,两者在其他场合也称为胶体和反应剂。
当胶粘剂需要降低成本的时候,就会添加更多的固体填料。外观表现为更高的固含量、更浓稠的粘度。实际上,它本身的粘接稳定性并没有提高。我们在和客户沟通时都会强调产品的含胶量高,或者有效成分是竞品的多少倍等。它的外观表现也是更高的固含量和更浓稠的粘度,但是不同的就是它的沉淀会更少,沉淀会更易于搅拌。从这点上是可以区分胶粘剂的优劣的。
更高的含胶量,更多的反应剂在硫化交联过程中,提供更多的交联点,从而增加粘接表面的交联密度。交联密度越高,粘接稳定性越好。同时,更高的含胶量能提供制品更好的柔顺性和更大的形变量。
所以,不要再被固含量给欺骗了。粘接稳定性与固含量无关,与有效成分有关。相同固含量的胶粘剂产品,沉淀更少,原始粘度越高越好。反之,则需要多加留意。
特别声明:
Special statement:
本文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错误,请指正!
This article is compiled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are any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em!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以传递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
Reprinting content from other websites i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for profit.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